| 
			     臨洮縣,古稱狄道,隸屬于甘肅省定西市,因境內有洮河而得名。臨洮縣位于甘肅省中部、定西市西部,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匯地帶,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城而過。全縣總面積2851平方千米,臨洮縣下轄18個鄉(xiāng)(鎮(zhèn)),323個村、12個社區(qū),縣政府駐洮陽鎮(zhèn)。臨洮縣常住人口47.79萬人。  
  臨洮自古為西北名邑、隴右重鎮(zhèn),地處古絲綢之路要道,是黃河古文化的重要發(fā)祥地之一。自周安王十八年(公元前384年)建置狄道縣,秦昭王二十七年(公元前280年)始設隴西郡以來,一直為郡、州、道、府、縣治所在地。臨洮是省會蘭州的南大門,縣城距蘭州市區(qū)80公里,是“蘭白經濟區(qū)”內重要節(jié)點城市。蘭臨、康臨、臨渭高速和212國道及省道309、311線穿境而過,是連接甘肅中南部與臨夏、甘南兩個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的必經之地和歐亞大陸橋經濟帶輻射圈內重點縣區(qū)。 
【行政區(qū)劃】 
  臨洮縣轄12個鎮(zhèn)、6個鄉(xiāng): 
  鎮(zhèn):洮陽鎮(zhèn)、八里鋪鎮(zhèn)、新添鎮(zhèn)、辛店鎮(zhèn)、太石鎮(zhèn)、中鋪鎮(zhèn)、峽口鎮(zhèn)、窯店鎮(zhèn)、龍門鎮(zhèn)、玉井鎮(zhèn)、衙下集鎮(zhèn)、南屏鎮(zhèn) 
  鄉(xiāng):紅旗鄉(xiāng)、上營鄉(xiāng)、站灘鄉(xiāng)、漫洼鄉(xiāng)、連兒灣鄉(xiāng)、康家集鄉(xiāng) 
【建置沿革】 
  秦獻公元年(前384年),滅西戎部族狄,設置狄道縣,為臨洮建縣之始。秦昭王二十七年(公元前280年),設置隴西郡,郡治為狄道。   東晉十六國時,前涼改置武始郡。   唐朝初期,置臨州,后置狄道郡。唐肅宗寶應元年(762年),吐蕃連陷秦、渭、洮、臨四軍,狄道陷于吐蕃。   五代十國時期,仍屬吐蕃所有,改稱武勝軍地。   北宋神宗熙寧四年(1071年),改武勝軍為鎮(zhèn)洮軍,后升鎮(zhèn)洮軍為熙州,建置熙河路,治所設熙州。   金、元、明、清均置臨洮府,府治狄道。   清乾隆五年(1740年),遷府治于蘭州,建狄道州。   民國二年(1913年),降州為縣。民國十八年(1929年),改狄道縣為臨洮縣。   1949年8月16日,臨洮和平解放。   1949年7月,中央西北局決定設立臨夏分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公署,臨洮、洮沙二縣屬臨夏分區(qū)。   1950年5月,撤銷洮沙縣并入臨洮縣,劃入定西分區(qū)。   1961年12月,設立臨洮專區(qū)。   1963年10月,撤銷臨洮專區(qū),劃歸定西專區(qū)。 
【地理環(huán)境】 
  位置境域   臨洮縣地處甘肅省中部,定西市西部。東鄰安定區(qū),南連渭源縣,西與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康樂、廣河、東鄉(xiāng)三縣接壤,北接蘭州市。轄區(qū)東西最大距離78千米,南北最大距離103千米,總面積2851平方千米。 
  地形地貌   臨洮縣位于洮河下游,隴西盆地西緣,青藏高原東邊,屬黃土丘陵溝壑區(qū)第四副區(qū)。南北狹長,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,海拔在1730-3670米之間,境內以黃土地貌為主,洮河谷地二、三級階地地勢平坦、地貌完整。  
  氣候   臨洮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,年平均氣溫7℃(最高氣溫34.6℃,最低氣溫-29.5℃),無霜期80-190天,年平均降雨量317-760毫米之間,蒸發(fā)量1400毫米以上,70%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、8、9三個月。 
  水文   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從海巔峽入境,于茅籠峽出境流入劉家峽水庫,縱貫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115公里,流域面積2649平方公里,平均徑流量138立方米/秒。最大為1790立方米/秒,最小為17.15立方米/秒。 [3]   洮河一級支流78條,其中面積大于5平方公里的支流45條2467.85平方公里,長度1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毛溝共3839條,溝壑密度1.44公里/平方公里。 
【交通運輸】 
  臨洮交通便捷,路網縱橫交錯。212、309等3條國道穿境而過,蘭臨高速公路、臨渭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車。定(西)—臨(洮)、臨(洮)—康(樂)、玉(井)—冶(力關)3條二級公路陸續(xù)開工建設。 
【社會事業(yè)】 
  教育事業(yè)   臨洮縣共有各類學校474所(不含教學點),其中幼兒園264所(含民辦27所),完全小學159所,獨立初中26所,九年一貫制學校11所,特教學校1所,完全(高級)中學7所,職業(yè)高中6所(含民辦1所)。在校學生90873人,其中幼兒園21209人,小學39784人,獨立初中14481人,九年一貫制學校2072人,特教學校53人,完全(高級)中學11182人,職業(yè)高中2092人。教職工6346人,其中幼兒園684人,小學2795人,獨立初中1238人,九年一貫制學校158人,特教學校16人,完全和高級中學1188人,職業(yè)高中178人,教育局事業(yè)人員79人,行政人員10人。普通高中招生3635人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7.6%。參加高考4160人,二本以上上線2366人;本?乒蹭浫3596人,錄取率86.44%。 
  文化體育   臨洮縣1個,文化館1個,美術館1個,公共圖書館1個,博物館1個;鄉(xiāng)鎮(zhèn)綜合文化站18個,農家書屋323個,圖書22萬冊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終端接收站點323個;有鄉(xiāng)村舞臺323個,城市數(shù)字影院2個。   臨洮縣共有體育場地1個,體育館1個,場地面積6.2萬平方米,館內面積0.25萬平方米。新增安裝健身器材190件,新增公共體育場地面積95660平方米,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.91平方米,比上年增加0.2平方米。 
  醫(yī)療衛(wèi)生   臨洮縣共有衛(wèi)生機構34個,其中:公立衛(wèi)生機構25個(縣級醫(yī)院2個、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及社區(qū)衛(wèi)生服務中心共19個、婦幼保健站1個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、衛(wèi)生監(jiān)督所1個、紅十字會1個),民營醫(yī)院9個。編制床位2451張,實有床位3518張。年末各類人員3497人,其中: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883人,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182人,注冊護士1564人,檢驗人員117人,藥劑人員184人,其他衛(wèi)生人員246人,其他技術人員271人,管理人員50人。 
【風景名勝】 
馬銜山 
  馬銜山是甘肅東部黃土塬的最高峰,臨洮北部的一道屏障,山頂終年積雪,山腰常有白云繚繞。 
東拱北 
  東拱北始建于清雍正年間,主體建筑帶有明顯的阿拉伯建筑風格,是穆扶提在中國的創(chuàng)始高祖馬守貞及其后的七位教長逝世后安葬地方。 
岳麓山公園 
  岳麓山公園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主要景點有姜維墩、東岳廟、椒山書院、鳳臺、榮鄉(xiāng)碑、甘南農民起義紀念碑等。 
臨洮佛歸寺 
  佛歸寺坐落在洮陽鎮(zhèn)旭東村紫云山,有三大古佛殿、十二法王殿、睡佛殿、三清觀、混元閣、文昌閣等大小寺廟十幾處。 
臥龍寺 
  臥龍寺為隴上名剎,地處洮河西岸,距縣城10公里,是臨洮最大的藏傳佛教圣地。 
紅旗丹霞地貌 
  紅旗丹霞地貌在紅旗鄉(xiāng)境內,洮河西岸,“赤壁丹崖”廣泛發(fā)育,形成頂平身陡、麓緩的方山、石墻、石峰、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(tài)。 
【歷史文化】 
  民俗文化   臨洮自古以來都是多民族爭戰(zhàn)、融合的地區(qū)。元朝國師八思巴在臨洮期間建寺傳法,著書譯文,為佛教文化的發(fā)展做出了歷史貢獻。清初,伊斯蘭教進入臨洮,穆扶提東拱北坐落于臨洮城東山根。   特殊的歷史造成了臨洮多民族雜居,多元文化混雜融合的特點,臨洮的民俗文化的主要有花兒、拉扎節(jié)、迎神賽會等。 
  文物古跡   臨洮縣境內文化遺跡豐富,著名的馬家窯文化、寺洼文化、辛店文化均因在臨洮首先發(fā)現(xiàn)而命名。戰(zhàn)國秦長城西起臨洮,境內綿延50千米。   新中國成立前后,臨洮境內發(fā)現(xiàn)馬家窯類型、半山類型、馬廠類型、齊家類型、辛店類型、寺洼類型等各類遺址167處,其中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址104處。 
【特產美食】 
  漿水面   漿水面是用臨洮特有的酸菜中的漿水加面條制作而成。 
  洋芋攪團   洋芋攪團是隴東南小有名氣的小吃,味道鮮美,口感細膩爽滑。 
  洮河魚   洮河魚以金片魚、雙唇嘴魚最出名,其膘肥肉嫩,少刺質鮮,鮮香嫩滑。 
  麻腐包   臨洮麻腐包子餡用優(yōu)質麻子去皮、壓榨、蒸餾炮制而成,包子皮用精面粉發(fā)酵后搟制。 
  臨洮干甜醅   臨洮干甜醅,酒香濃郁,入口香甜,能長久保存而不壞。 
  臨洮釀皮   釀皮是一種獨特的面食,入口細膩潤滑,酸辣筋斗、柔韌可口。 
【榮譽稱號】 
  2018年9月25日,臨洮縣獲得商務部“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”榮譽稱號。    2020年5月26日,被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評為“2019年度甘肅省ETC發(fā)行服務工作先進縣”。    2020年6月30日,入選“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(qū)分縣名單”。    2021年7月15日,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(jié)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(區(qū))名單。    2021年9月8日,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(市、區(qū))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(fā)試點名單。   2021年12月,被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授予“第三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(qū)”稱號。   2022年4月,臨洮縣團委被評為2022年甘肅省“五四紅旗團(工)委”。  
			   |